close
我以前一直與科學缺乏互動。

我所知道的「科學」,大抵上就是些從課本啊、書上、網路等等地方吸收來的知識或常識。說實話,僅是這樣,不算是完整的「科學」,只是單方面的吸收罷了。

最近參加了一個科學營,使我真正有與科學「互動」的感覺:我們不止是單方面的聽老師講解一些定律及原理,也透過親自實驗來嘗試自己證實一些東西。以最近進行的大葉桃花心木種子為例:不知各位曾玩過大葉桃花心木的種子否?一種有點像蝌蚪,後面有一片薄翅,在空中會不停旋轉的種子。當然,老師大致上介紹了這種植物及其種子飛行原理,需要再空中旋轉是為了減緩落地時間以利飛的更遠好傳播後代,而飛行構造主要以上凸下平的方式,依據白努力定理,使上下風速不一樣造成上下壓力不同產生浮力;而兩邊輕重不一致造成阻力不同使其向單一方向旋轉,旋轉需要重心,種子頭(裝真正種子處)是其旋轉主要重心,尾端的上反角功用主要應也是調整重心。

介紹末了,我們才真正自己動手研究。研究長、寬的比例,研究重心、面積、角度等我們以為可能影響到其飛行效果好壞的因素。我們選了二十二個種子樣本,試飛了好幾次,詳細紀錄他們的飛行狀況、空中停留秒數等等,有些一下子就墜機了,有些搖搖擺擺、大起大落,有些則平穩順遂、在空中停留甚久;接著測量他們的各項數據,如前面提到的,這部分有點困難,像量面積時我們就傷透腦筋;最後整理數據,輸入電腦,用Excel整理,對照其飛行狀況、秒數等與各項資料比對的結果。說實話,我原本以為這種實驗誤差很大,會看不出所以然來,但結果令我驚異萬分:我們得到了大致符合的趨勢,以及三項很棒的比例,用我們測量的數據來解釋二十二個樣本的飛行大致上沒問題,只有幾個出現比較意外的狀況,我們猜大概與它們的角度有關係,可惜要測量這些不規則多邊形的角度實在不簡單,量了好久,量出來的資料還是亂糟糟的,對不起來。

我第一次真的有自己再做研究的感覺,以前就算做實驗也只是照課本的來照本宣科,結果課本也寫好了,有什麼其他結果出現也是歸因於誤差,「觀察」、「實驗」、「提出假說」等字眼僅是課本中出現、考試可能會考的名詞。參加這個營隊卻讓我真的與科學雙向溝通起來,有趣極了!難怪做科展的人常常忙得半死,卻樂在其中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ymbig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