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上上上禮拜,還有上上禮拜的專題課,做史特林引擎,很棒。
鋪上來與大家分享,但我很懶,直接將做完的心得複製,然後貼上,請別介意。

(上上上禮拜)
今天的物理專題課,請到了科博館來的葉博士,為我們主持「史特林引擎(初級版)」。

 

一開始,當然是先來一場演講,為大家講解史特林引擎的原理以及簡史,這場演講頗精彩,應該沒人打瞌睡吧!基本上,史特林引擎就是使用熱力學的原理,來進行驅動的裝置!葉博士第一個問題,就是問大家「何謂『引擎』?」,現場的同學回答,所謂引擎,就是一種「熱機」,輸進熱,然後輸出功,算是標準答案。至於原理,我來講可能講不清楚又講錯,不如我在下面這個網址的部落格中,找到很多有用的資料,建議大家去看看吧!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38.gq_GFHRT.YwEw_4YGB5QSPA--/

當然,博士也說,不同方向的連桿可以往不同的方向作功。史特林引擎,分為α、β、r三型,α型就是二個活塞,且有各自的氣缸,是目前功率較大的型;至於β型,則是活塞和移氣胴體在同一氣缸,若要開發交通工具是最理想的類型;至於r型,跟β型有點像,主要差在r型的活塞和移氣胴體,各有獨立的氣缸,是最低溫便可以起動的的類型。無論是哪種類型,其實都很難從不動由加熱直接起動,因為要克服最大靜摩擦力。說道為何要用氣體做為媒介,由於氣體膨脹率大,能量密度比水小很多,故比較適合。水溫如果超過攝氏50度,就會覺得很燙!史特林引擎的發明,是由於工業革命時,蒸汽機等機器修理時很容易就燙傷或燙死人,使教會中頻頻辦喪事,或有人面臨經濟的困難,所以好心腸的史特林就於心不忍,想幫助他們,當他在看到鍋蓋時,發現裡面空氣一直從裡面跑出來,便終於聯想發明了「史特林引擎」了。話說還有一種Free-Piston,沒連槓的引擎,仍可以動力輸出,是某位聰明的高中生想出來的,他老師拿去發了大財,真是令人不勝欷噓!史特林有可以做冷機,冷卻效率非常好,15分鐘就可以降至一百多K。

 

    後來,就是助教交我們做簡易的史特林引擎。大概就是把他們裝起來就對了!


瞧!就是這些廢木頭啦!

製作過程精彩實錄!會動耶!太棒了!

圖片會說話,我也不多廢話了。

最後,各組別各派一組引擎出來比賽,哪一組的引擎能在火熄滅後撑的最久。沒想到,本組本來勉強可動的引擎一上場就不動了,哈哈!真是太悲哀了!以上的照片,其實是後來重做時拍的。

最後,老師要我們檢討會不會動,動得好不好的變因。本組結論大致有:

1.橡皮筋與試管的摩擦力=>試管的摩擦力會影響彈珠的滾動

橡皮筋的摩擦力會引響試管的擺動

2.彈珠的個數與大小

目前班上有人實驗出,不一定要4顆彈珠,2顆可以成功

3.管子相連結的地方可能有漏氣的問題

針筒與橡皮管如果沒有確實調整好,可能產生漏氣問題

軟木塞與橡皮管沒有用鐵絲確實綁好,也會有漏氣的問題

4.針筒摩擦力

由於試管擺動時,針筒會被拉動與壓縮,此時針筒若摩擦力過大,也會造成引響

5.橡皮管綁在試管的位置

橡皮筋所在的位置,會引響試管在啟動時的角度

6.試管與水平線的夾角

這項變因是由橡皮筋所綁的位置來決定的

 

7.溫度的控制

溫度差,是史特林引擎最大的變因,也是史特林引擎概念的核心。

8.針筒內空氣量

初始狀態下,針筒內空氣量的多寡,也是變因之ㄧ

 

(本部分由蕭仲皓幫忙記錄整理,感謝~!)

 

    我想,這次的實做課程,真的很好玩。雖然我的作品一直不會動,但我想回去在花時間調整,期待能成功:做這個不僅要懂理論,手上的技藝更是不能馬虎!這樣子理論兼實際操作的學習,對我來說是另一頗特別的經驗,更是難忘懷的回憶!

(上上禮拜)
這一次專論課,其實就是從頭到尾都在做進階版的史特林引擎,γ型,把他做完就對了!
以下為步驟:

A.     A膠與B膠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、調勻,形成白稠狀的AB膠。每次AB膠用罄時,便重複此一步驟。

B.     找出圓形珍珠板以及上下兩片厚紙板的圓心,將L形狀的鐵絲穿過三片材料的圓心,上下兩片厚紙板夾住中間的珍珠板,先將珍珠板與下面的厚紙板黏合,接著用上珍珠板微調,使鐵絲與珍珠板達到垂直,旋轉時不會上下搖晃,然後黏合。此一被厚紙板夾住的珍珠板即為移氣胴體。

C.     接著是下面鐵板的封裝。將下面鐵板蓋住、扣緊之後,用AB膠在鐵板與塑膠盒的接合處慢慢推進,將縫隙封住,使之成為密閉空間。

D.     將毛細管以AB膠黏在上層鐵板的中央洞上,並將移氣胴體的鐵絲由鐵板經毛細孔穿過,注意鐵絲穿過AB膠未乾時不要隨意轉動毛細管,以免AB膠滲入黏住鐵絲。同樣將縫隙以AB膠密封之。

E.      再來是上面許多奇怪板子、轉軸的組裝太複雜了,懶得寫,反正只要東西留著,要做看著做就好了。總之,就是該固定的地方以AB膠固定之,轉盤的軸與接鐵絲的軸要成垂直,製造出90度的相位差就對了!

F.      將塑膠纖維自直徑縱切頗為兩半,一半穿過活塞,將活塞黏住,將塑膠管黏在旁邊的洞上,一樣以AB膠密封。接著可以活塞放進塑膠管中,以其降落的速率判斷氣密的好壞。速率慢則氣密佳;速率快的話,氣密可能得在做一遍。

G.     最後是上面所有關節的大亂鬥雜燴拼拼圖,非常需要藝術天分:注意關節間的距離,板子、鐵絲長短的控制,軸對準在連心線上,CD片放置的位置等等。要是這部分能做得妙、做得巧的話,會動應該就不是難事的吧!

以下圖片,感謝組員熱情贊助!!

B圖:哈哈!沒垂直!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圖:氣密要注意阿!


D圖:鐵板會反光耶~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圖:奇奇怪怪的機車元件

F圖:活塞還沒放進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G圖:大功告成!

        這一次專論課,動手做比較多。就我個人的感覺,我會比較喜歡上禮拜的專論課,有有趣的操作,也有易懂卻學得到東西的上課,還有輕鬆的氣氛。

這次做進階版γ型的史特林引擎,剛開始還蠻順利的,我以為應該做得成功,沒想到關鍵在後面:那些東西的位置要是固定不好的話,一切就玩完了,所以我就玩完了。雖然最後的成品不會動,我仍然很開心,我覺得這東西能自己調整很多地方,有很多發揮創意的空間,是很不錯的經驗。據說有人不照指示將東西隨便亂擺,最後竟然會動,真是太神了!可見只要原理符合,就算隨便亂動也沒關係。

不過,我覺得這次材料有點粗糙,像鐵絲與塑膠板用膠帶來黏,實在就不怎麼高明,考驗手藝吧!其他地方也是,應該有些更高明的的方法可選擇,而不用那些拙劣的手段。

無論如何,兩堂史特林專論下來,我都學到了很多東西,對史特林引擎、內燃機或是熱力學的概念,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,應該算是很有收穫的兩節課吧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ymbig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